原文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文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现代白话文为:

“天下都以为美就是美,这就不好了;都以为善就是善,这就不善了。有无仅仅是表征生的,难易仅仅是表征成的,长短仅仅是表征形的,高下仅仅是表征倾的,音声仅仅是表征和的,前后仅仅是表征随的。一切都是恒常的阿,所以圣人无为,不言,万物都是作而没有初始,生发而不占有,为而不仰仗,成功了而不自居,也是因为不自居所以不会有失去。”

翻译2:

天下人们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善之所为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所以有和无相互依靠而产生,难和易相互依靠而形成,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下相互包容,音和声相互应和,前和后相互跟随。因此,圣人以无为的原则处理世事,用不言的态度进行教化。让万物自已发展而不先为创造。圣人辅助万物生长而不据为已有,对万物有所施为而不自恃有恩,事情成功而不自居有功。正由于圣人这样不居功骄傲,所以他的功绩永远不会失去。

美总是一种限定,但丑却是反限定的是向美的普遍性提出挑战,它所关心的不再是完美,而是丑替代了美,人类正是通过这样的例子宣喻着自己的觉醒:只爱美的人性是不完整的人性。正是这个意义上,我们以为:丑是生命的清道夫。它意味着审美活动的拓展。因此美与丑必须相互储存相互补充。相对于美,丑总是意味着某种同期待中的完满状态不同的东西。它使人们习惯性的美学评价落空。长期被常识所认可的美的标准,突然失去了分量,一切都落入了意义失落的荒诞之中。结果,丑把人们从日常麻木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体验到与外界对立的自我存在,体验到孤独无助的感觉,从而意识到日常与人共同存在状态的虚假性。起而反叛日常的美的标准。
我所知道这句话有几种意思:
1.大家都觉得美是美的,其实它是丑恶的;
2.(天下人知道美是美的)这件事是丑恶的;
3.当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是美的时候,这件事就变得丑恶了;
4.当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是美的时候,天下人就变得丑恶了;
《道德经》第二章第一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李耳此言,乃是《道德经》中颇负哲理的一言,以前我读到此,不禁顿感“ 道”之深邃。因此,若想有建设性的回答这句话的形象释意,与抽象内涵,我们仍离不开老子那说破嘴的“道”。那么,什么是道呢?这里没必要说,但可以说的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在道里边,因此我们可以用大化的心胸去阐释(废话多了喔,罪过)。
那么,美与恶,善于不善,在老子看来是否就是一对反义呢?我们可以说,这是表面的看法。若这么解释,(天下人都知道了美何以是美,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丑恶。都知道了善何以是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引 “壮志凌云”兄,也就可以在社会中通行了。
那么,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呢?《鹖冠子。环流》中有一言:美恶相饰,命曰复周;物极必返,命曰环流。这句话,倒是擦着边了。正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物,道法自然,一切皆是道。何谓美,恶与之对也,何谓善,不善与之比也。世人毕竟是“世人”,总在以“眼光”察觉他人,谁能真正以心察人。因此,老子这句话,是世人看待事物的一种概括。也不乏为一种讽刺!
但其实,底下,老子最想说的是:化合万物自然之道,以心看风起草枯,源源之道,无不美丽!道亦是是也!
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的,就没有美了;都知道善是善的,就没有善了。“恶” 为美的反义,意为不美,由下文“不善”可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就是无所不美,叫做大美;皆知善之为善,就是无所不善,叫做大善。既然无所不美,也就无所谓美,就是不美;既然无所不善,也就无所谓善,就是不善。所以大美就是不美,大善就是不善 。

Tag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