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下载。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下载地址: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W5EDyJ 密码: qmuf
樊登解读版:
得到解读:
《怕死》解读
关于作者
谢尔登·所罗门、杰夫·格林伯格和汤姆·匹茨辛斯基3位社会心理学家,分别在斯基德莫尔学院、亚利桑那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他们对人类行动本能的研究和写作上的合作已经延续了30多年。
关于本书
在本书里,三位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行为有两个基本的倾向:第一,人会拼命地维护自尊,第二,人会强烈维护自己所在的这个群体的优越性。本书作者综合了人类学、考古学和精神分析等领域关于死亡的研究以后,终于发现,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心理机制,用自尊和文化世界观来管理对于死亡的恐惧,而这两种心理机制又会反过来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核心内容
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是其行动的根本驱动力。因为怕死,人类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心理机制,用自尊和文化世界观来管理对于死亡的恐惧,而这两种心理机制又会反过来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怕死》,就是害怕死亡。它的副标题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这也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作者认为,怕死就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不知道你会不会觉得奇怪,怕死怎么会驱动我们的行为呢?这就得回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了,这本书的三位作者当时还是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博士生,他们相识,就是因为他们都对人类行为背后的根本动机感兴趣。他们总结出,人类行为有两个基本的倾向:第一,人会拼命维护自尊,第二,人会强烈维护自己所在的这个群体的优越性。从人类复杂的行为中,总结出这两个基本倾向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他们三位还不满意。他们觉得一定有一个更本质的原因可以来解释这两个倾向,找到了这个根本原因,也就找到了人类行为根本的驱动力。于是,他们综合了人类学、考古学和精神分析等等领域关于死亡的研究以后,终于发现,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也就是怕死,就是这背后的原因。因为怕死,我们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心理机制,用自尊和文化世界观来管理对于死亡的恐惧,而这两种心理机制又会反过来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这个理论如果只是用传统的方法来论证,总会让人有点怀疑。这三位心理学家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就根本没人认可他们,更没有人愿意出版他们的研究成果。所以,他们在30年间进行了500多次实验,验证了这个理论的合理性。《怕死》这本书,就是他们实验成果和思考的总结。
死亡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这本书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发现了死亡恐惧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并用两种心理机制,解释了这种关系。我的解读,会把重点放在作者的独到见解之上,从三个方面来讲讲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重点,怕死是人类的本能,人类发展出了管理死亡恐惧的两种心理机制,分别是自尊和文化世界观。第二个重点,作者运用科学实验证明了这两种心理机制,也就是自尊与文化世界观会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第三个重点,我再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在作者看来,恐怖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就像是把他们的实验用到了现实社会中,也更进一步证明了他们的观点。
第一部分
先说说第一个重点内容,怕死是人类的本能,人类发展出了管理死亡恐惧的两种心理机制,分别是自尊心和文化世界观。
作者认为,所有动物都有求生的本能,变色龙的皮肤根据环境变色,蔷薇用刺保护自己,松鼠在寒冬将至前贮备果实,这些都是求生本能在基因中的表现。大自然中的种种生命为了避免死亡,穷尽了各种方式。这种努力也在进化过程中,塑造了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惯。但是人类不太一样,人类大脑的进化带来了两种特别重要的心智能力,一种是高度的自我意识,另外一种是从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角度思考的能力。目前只有人类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存在于某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跟松鼠、变色龙等动物不同的是,我们在选择某个行动之前,会结合过去和未来,仔细思考当前的处境。
这两种能力让人类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也知道有一天我们终将不在。即便我们能够躲避种种意外或者疾病,最终也会因为自然衰老而死去。这就让人类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我们也有本能的求生欲,另一方面,我们又聪明地意识到,这种求生的努力最后总会失败。所以人类自有意识起,对于死亡就会感到无能为力,所以会有恐惧感。人只要感受到致命的威胁,比如,遭遇高速行驶的失控车辆、持刀的歹徒、飞机剧烈震荡时,恐惧感就会把我们吞噬,我们会本能得搏斗、逃离和恐慌。对于人类来说,最可怕的悲剧是,在致命的危险消失后,我们依然有恐惧感。这种意识可能会将我们置于永久的恐惧中。比如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很多人亲眼目睹自己的亲人遭遇不幸,长时间陷于恐惧之中不能自拔。
不过幸运的是,人类是高智商的物种,为了避免时时刻刻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中,我们也发展出了管理这种恐惧的能力。刚才我们讲到,有两种心理机制,就是我们发展出来应对死亡恐惧的。一种是文化世界观,另一种是自尊。我们下面分别来说说这两种心理学机制是怎么回事。
在所有的人类文明中,都有解释死亡的创世神话或宗教信仰,它们都属于文化世界观。比如,有些传说或教义让人相信死后灵魂会升天或者转世,他们的生命会以其他的形式存在。举个具体的例子,美国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人的特瓦族人就认为,他们的祖先和神灵、动物一起住在北方桑迪湖下面,他们永远不会死亡。特瓦族人在两位首领的带领下,来到了湖上,并沿着格兰德河两岸修建了住所,每年他们都会回到湖边及周围的山上做朝拜,举行仪式,这样死后就能回到神灵身边,快乐地生活在“永远有蝉鸣”的地方。这就是属于特瓦族人的神话,这些神话“教导”着部族的人们如何获得永生。
用文化世界观来应对死亡,是有生物学理论基础的。生物学家指出,因为死亡产生的恐惧,会让人的进化进入死胡同。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原始人不能突破对死亡的恐惧,就不太可能冒险去狩猎,不会为了争夺伴侣而竞争,也会不愿意照顾后代。于是,我们的祖先跨出了极具适应性、独创性和想象力的一步。他们创造了超自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死亡并非不可避免,也并非不可改变。早期的人类虚构了最令人折服的故事,最好地应对了对于死亡的恐惧,人类才能顺利的生存、繁衍。这些超自然的解释,是各个文明文化世界观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认为,这种用解释死亡,甚至制造永生来应对死亡的方式,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对于个体来说,只要坚守某种宗教和文化的信仰,你就可以感觉到生活是有秩序的。换句话说,只要依附在有着共同文化世界观的社会中,融入它并且守卫它,你就能得到克服死亡恐惧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说说应对死亡恐惧的第二个心理机制,自尊。我们做那些能提高自尊的事情,就是在感受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努力去维护人生的价值感,本质上是用自尊去抵抗死亡。司马迁说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个轻和重就是讲的个人生命的意义。当我们觉得生命有价值有意义,就不会焦虑于生或死的问题。
古今中外,每个民族都有不同衡量个人生命价值的办法。对游牧民族来说,谁的马术高超或者谁打猎打得好,谁就是有价值的,他就是部落英雄,就会被大家尊重。在古代中国,能考取功名的人才是人人羡慕的好男儿,所以读四书五经,悬梁刺股也不在乎。虽然标准不一样,但是大家都有实现自己价值的道路。追求价值让我们获得自尊,也保护着我们,就算死亡的恐惧暗流涌动,我们也会充实的过好每一天。因为获得自尊感会让我们相信,我们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我们不仅是一个最终只能等待毁灭的肉体而已。
总之,坚信正确的世界观,确立生命的价值。这两个心理机制齐头并进,能让我们应对可怕的死亡。作者提出这套理论,融合了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的很多观点,它指出了文化共同体、集体生活还有宗教传统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这就是我们聊的第一个问题。人是有高等智慧的动物,所以能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意识是和求生本能相冲突的。为了避免时时刻刻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中,人类发展出了两种心理机制来克服这种恐惧。一种是文化世界观,另一种是自尊。文化世界观提供给我们安慰剂,自尊能让我们生命有意义,我们就不会再焦虑于死亡。
第二部分
说到这儿,我们已经非常接近这本书的核心观点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第二个话题,作者是怎么通过实验来证明,文化世界观和自尊这两种心理机制,会影响人类行为,进而说明,为什么怕死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作为实验心理学家,三位作者设计了一种名叫“死亡将至”的实验方法,巧妙地解释了死亡恐惧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实验来模拟真实情景,观察实验对象的反应。但是要验证和死亡有关的理论可不容易。要怎么才能设计出合适的实验呢?毕竟不能真的把实验对象放在有死亡风险的环境中吧。作者的设计很巧妙,他们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提醒一组人死亡终将到来这个事实,而对另一组的则不提醒,然后观察实验对象的后续行为。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些意识到死亡难以避免的实验对象,会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是怎么验证文化世界观、死亡恐惧和人类行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他们用前面说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叫“审判妓女”的实验,具体来说,就是让一群法官去裁决妓女案件,然后决定保释妓女需要的条件。其实法官每天几乎都会去裁决类似的案件,但是在这个实验中,一组法官,只需要正常审判就可以,而另一组的法官,在判案之前要填写一份问卷,这个问卷一开始要求法官描述一下自己死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说白了,就是在提醒这些法官,人都会死,请你现在想想自己要死的那一天吧。然后法官们稍作休息就回到庭上开始审判。我们的心理学家就想看看,这些意识到死亡终会到来的法官,会不会改变判罚的尺度呢?有人可能会说,结果当然不一样了,如果我们知道了大家都要死这么伤感的事实,心理肯定觉得人生苦短,得手下留情,说不定能够对嫌疑犯仁慈一点。但实验结果却恰恰相反,没有回答问卷的法官,认为嫌犯只用缴50美元的保释金就可以了。然而被提醒了死亡的那群法官,认为嫌疑犯应该支付9倍的保释金。
怎么解释刚才这个实验的结果呢?心理学家认为,法官应该是最遵从自己“是非观”的群体,嫌犯的行为在法官看来是违反自己“是非观”的,所以一旦联想到死亡终将到来的事实,法官们就会加大对嫌犯的惩罚力度。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在维护他们自己的“是非观”,也就是在维护他们的文化世界观。
为了维护文化世界观,人不仅会让人加大对所谓“错误”的惩罚,还会加大对所谓“正确”的奖励。在一个类似的实验中,有人向警方告发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罪犯,心理学家设计的实验室,警察作为实验对象,需要给告发者一定经济奖励。同样,一组的警察也做了提醒他人终有一死的那个问卷。结果是,这一组警察把奖励数额提高到了原来的3倍。
这两个“死亡将至”实验,巧妙地说明了:一旦开始焦虑于死亡问题,会让人更紧地拥抱自己所处世界的道德标准,也就是文化世界观,这就会影响他后续的行为。
除了世界观以外,心理学家也用同样的实验验证了死亡恐惧和自尊的关联。结果也是同样显著。举个例子吧,有人觉得自己开车技术高超,自己的生命意义在于做一个优秀的车手,一旦这些人被提醒了死亡将至,他们在模拟器中不但没有减慢车速,反而会开的更快。还有一些人会觉得抽烟这个行为会给自己提高魅力指数,如果提醒他们人生逃不过死亡以后,他们不但没有开始戒烟,反而抽的更多了。这些实验都说明了,如果某些行为让人觉得能够增加自尊,意识到人终会死的人,会更依赖这些行为。
简单总结一下,通过“死亡将至”这个实验设计,心理学家验证了死亡恐惧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联。一方面,人们在意识到死亡无法避免时,会更坚持自己的道德是非观,因而改变自己的行为,给我们反对的行为更重的惩罚,给我们赞同的行为,更多的奖赏。另一方面,人在面对死亡恐惧的时候,会更依赖让自己感到自尊的行为。
第三部分
接下来我再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在作者看来,恐怖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就像是把他们的“死亡将至”放在现实社会之中,因为恐怖主义提醒我们每个人,生命是如此脆弱,死亡随时会发生。在这场现实的“实验”中,人们的行为因为怕死而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也在因此改变。这也更进一步证明了他们的观点,让我们意识到怕死其实一直都在驱动着人类的行为。
我们之前分享的实验说明了,面对死亡恐惧,人们会去惩罚不同于自己文化标准的行为。世界上有不同的宗教,人们有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人赋予人生的意义也有巨大的差别。所以说,怕死的本能,会让人与人、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冲突变得更加剧烈。作者甚至说,我们渴望超越死亡的心理,点燃了彼此之间的残杀和暴行,一旦我们自己的基本信仰受到挑战,我们就会不惜用暴力去维护自己的价值体系。
恐怖分子之所以发动袭击,是因为他们把袭击称为“圣战”,把那些他们要袭击的人称为“魔鬼的使者”,所以,他们是为正义感而战的。这种称呼就是通过非人化的手段,把不属于自己文化群体的人类妖魔化,用极端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恐怖活动给人类带来了真实的死亡恐惧,毕竟恐怖袭击这种事,谁也说不好下次会在哪出现。9·11之后,美国人展现出了超高的同情和效率,来自全国各地的消防员、警察还有志愿者都涌入纽约市来帮助受害者度过难关。人们纷纷在灾难中行动起来,为美利坚民族价值观的巩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但是,美国人更认同、也更坚持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却进一步加剧了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在美国人看来,他们的反恐战争,也同样是正义的,所以,美国也开始用非人化、妖魔化去攻击伊斯兰激进分子。美国总统布什在9·11后向美国民众宣布,“上帝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去战胜邪恶力量”。在作者看来,正是因为布什满足了美国人恐惧应对的需求,他的支持率才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作者在2004年大选前,就总统选举的问题做了实验,发现那些联想到痛苦的实验者,会更支持主张反恐的布什。有研究指出,反恐这件事,让美国一直处于危机时刻,成了总统不断扩大自己权力最好的借口。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恐惧,已经在改变美国的政治。
而且,反恐战争成了9·11之后美国的重要战略,甚至让全世界人民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可以看看这两年欧洲不断发生的恐怖袭击。但是,反恐战争真的能解决恐怖主义的问题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为了克服恐惧而产生的反恐战争,反而把恐惧和恐怖袭击扩散了呢?
而且,反恐战争也加剧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其实在9·11后不久,大多数穆斯林都对恐怖袭击表示了谴责,他们认为恐怖分子歪曲了教义,和正常的伊斯兰教民众不一样。但是,随着美国人对穆斯林的污蔑和妖魔化,很多穆斯林也联想到了真实或者象征性的死亡。很多无辜的伊斯兰民众在美军的军事行动中丧生,更让他们处于强烈的死亡恐惧之中。根据恐惧应对理论,要克服自己的恐惧,人们会越来越拥抱原有的世界观。就像9·11对美国人造成的创伤一样,穆斯林民众也会越来越极端。他们也产生了妖魔化美国人的冲动和行为。不能不说,这是两个文明在死亡恐惧的驱动下,共同制造的一个双输的残酷局面。
这就是我们聊的第三个问题。我们通过9·11之后美国和伊斯兰国家的冲突,展现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是如何造成了两种文明间持续不断的冲突。
总结
说到这儿,本书的内容聊得差不多了,我们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说到人会怕死,不仅是因为我们要求生,更是因为我们明白死亡不可避免。于是,我们不得不用文化世界观和自尊这两种心理机制,来管理自己对死亡的恐惧。这两种心理机制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作者用“死亡将至”这个实验证明了,提醒实验对象怕死,会让他们更激烈地维护文化价值观,或者更依赖提升自尊的行为,所以怕死驱动着我们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看9·11事件,它就像一个现实中的“死亡将至”实验场,反映了人类的行为,和人类的社会,是怎么被恐惧改变的。
最后,我还想谈谈我对这本书的感受。人类用文化和自尊来规避对死亡的恐惧。对于古代的中国人来说,多子多福的宗族思想,可能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应对死亡恐惧的文化安慰剂。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逐渐淡化,更多的年轻人将生活焦点重新聚焦在个体生命的发展之上,多子多福可能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家庭中难以实现了。如果不再有一个强有力的文化体系像原来一样帮助我们克服恐惧,当下的中国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呢?
中国文化一般来说是避讳直接谈论死亡的,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谈话类节目拿死亡作主题,甚至有人创办“死亡体验馆”来引导人思考死亡问题。当原有文化体系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开始松动,我们反而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原本忌讳的死亡议题了。这正说明,我们需要更新自己的文化世界观,来应对死亡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