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力量》| 沐艺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西蒙·沙马,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任教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与历史专业,著有《风景与记忆》《伦勃朗的眼睛》以及《英国史》等。

关于本书
《艺术的力量》是一部充满野心与激情的艺术史作品。在本书中,明星学者西蒙·沙马选择了八位极富争议的艺术天才,讲述了八件艺术杰作诞生背后的曲折故事,由此说明:真正的艺术具有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它为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美与优雅,同时也迫使艺术家和欣赏者不断地超越传统、现实与自我。艺术改变了艺术家的人生,也改变了这个世界。以本书为脚本的同名纪录片《艺术的力量》是英国 BBC 享誉全球的代表作品之一。
核心内容
西蒙·沙马选择了八位最富争议的艺术大师,讲述了他们在人生转折点创作的艺术杰作背后的故事。沙马认为,大师级的艺术创作其实是有代价的,每一件大师作品的背后,都曾经存在一个备受煎熬的灵魂。艺术并不是优雅闲适的人生享受,恰恰相反,它会逼迫艺术家走出舒适区,不断挑战自我也挑战传统,并通过艺术创作来揭示最深刻的现实真相。艺术作品传达出来的这种力量也同样能够改变欣赏者和普通人的生活轨迹,沙马相信,艺术的力量是强大而危险的,但同时也充满新意,给人带来启迪,通过唤醒每一个人内心中的力量,推动人们颠覆传统、打破平庸。艺术改变了且正在改变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

他还拍了八集BBC纪录片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书是西蒙·沙马的《艺术的力量》。这本书讲了八件伟大的艺术杰作的诞生过程,这些故事中充满紧张、矛盾、挣扎和对抗,而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艺术的力量”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在沙马的讲述中,有时候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驱动艺术家创作的力量,或者推动艺术发展的力量,有时候也可以理解成艺术作品传达出来的力量。在沙马看来,这其实是个一体两面的问题,因为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诞生在某种具有转折性的危机时刻,艺术家只有顶住巨大的压力,突破自我、挑战陈规,才能创作出划时代的杰作。而艺术史的每一次革新与发展,也都源于艺术家的这种突破和挑战。
这种力量通过创作“固定”在了作品中,它的使命不只是要摹仿现实或者传达美,而是要颠覆传统,打破平庸。所以我们可以说,艺术的力量其实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而对于我们这些欣赏者来说,艺术的力量其实就是你从作品中感受到的力量。在他看来,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历史,艺术的力量都是危险的,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又是充满新意和带来启迪的。
本书的作者西蒙·沙马是社会历史和艺术史领域的明星学者。他的写作不只是针对大学象牙塔中的小圈子,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写的《伦勃朗的眼睛》和《风景与记忆》等书,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而他跟 BBC 合作的《英国史》和《艺术的力量》等纪录片和书籍,也给他带来了广泛的声誉。
《艺术的力量》是他的代表作品。这本书一共有八章,每一章讨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重点讲一件沙马认为最能代表这位艺术家人格和风格的作品。这些作品可能是公认的代表作,比如大卫的《马拉之死》,也可能是比较另类的作品,比如贝尼尼的《圣特蕾莎的狂喜》,甚至可能是艺术家在创作生涯中最受批评和攻击的作品,比如透纳的《奴隶船》。而像梵高这种难以选出代表作的艺术家,沙马就聚焦于他们的人格、气质和整体创作倾向,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他们的代表作。
沙马的故事不仅戏剧性地呈现出这些作品是如何诞生的,还能让我们意识到,对于艺术家本人和整个艺术史来说,“伟大的艺术创作”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这期音频中,我会为你挑选其中三个典型的故事来讲,它们的主角分别是:英国风景画家透纳、意大利雕塑家贝尼尼,还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在透纳身上,我们关注的是艺术家对自我的突破;在贝尼尼身上,我们重点要说的是艺术家对时代的突破;之后,我们用毕加索的故事,说说艺术家是怎么在人类认识层面上不断突破,达到真相的。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讲透纳的故事,从他身上,你能强烈地感受到艺术家的那种内在驱动力,让他们放弃已经取得的成就,走出舒适区,去接受挑战。
作为英国艺术史上最卓越的风景画家之一,透纳的艺术生涯漫长而曲折,获得了无数赞誉。如果想要向世人介绍他的成就,我们有很多重量级的作品可以选择,比如说《被拖去解体的“无敌号”战舰》。
透纳:《被拖去解体的“无敌号”战舰》(1839)
这幅画是透纳的代表作,在当时就引发了整个英国的狂热崇拜,甚至到现在都被英国人看作是大英帝国国民性的象征。在007系列电影《大破天幕杀机》中,邦德跟Q博士第一次见面就约在伦敦国家美术馆这幅画的面前,因为这幅画表现了一艘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老战舰,在落日的余晖中依然保持着昔日的高贵和壮美。这恰好符合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也符合英国国民的心态。
然而,沙马却选择了透纳另一幅备受攻击的作品,通过一场职业危机来展开他的故事。就在《无敌号》大获成功的第二年,透纳的作品《奴隶船》参加了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展览。这幅画作取材于一个真实的事件:当时的奴隶贩子从美洲运载黑奴到英国贩卖,在遭遇海上风暴的时候,奴隶贩子为了自保,残忍地把戴着脚镣和手镣的黑奴丢进了惊涛骇浪之中,任黑奴被风浪吞没。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自保,靠岸之后还能向保险公司索取赔偿,因为这些奴隶在当时并不被当作人来看待,而是被看作货物。在这幅画作中,透纳动用了他积累的全部创作技巧,描绘了狂涛骇浪掀翻一艘贩奴船的场景,以此来谴责和控诉贩奴这种极端残忍的行为。
透纳:《奴隶船》(1840)
透纳在画中向人们展示了“海上地狱”的景象。画面的视觉中心是一艘奋力挣扎却又濒于解体的船。但是,你的注意力无法长久地停留在这艘船上,因为船体周围那恐怖的天空和海洋会立刻吸引你的视线。天空和海面连成混沌的一片,似乎有一个巨大的漩涡,而这艘船仿佛在被某种看不见的魔力牵引着,不仅无法逃离,反而加速驶向风暴的中心。
风暴是血腥的,透纳使用一种诡异的红色和黄色,铺满了画布的上半部。油彩铺叠的痕迹很重,看起来就像是无数的风浪叠在一起,向这艘船砸过来,瞬间要将它打碎。而在画面的底部,透纳描绘的黑色海水,夹杂着反射出来的点点光线,似乎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潜藏在海水里,一波又一波,不断将船只推向远处的风暴漩涡。面对这样一种天地之间的大灾祸,透纳似乎并没有对船上的人流露出什么同情,相反,他好像要借助风暴的咆哮来喊出满腔的愤怒和谴责。
在整个画面上,我们看不到一个完整的人。如果仔细观察画面底部的海水,我们就会看到无数人体的残躯正在被吞噬。这些向上伸出的手和脚,象征着一种绝望的呼救,而其中最清晰可见的半条人腿还戴着沉重的脚镣。从蜂拥而至的海鸟和海兽以及不断增强的风浪,我们可以推断,这些奴隶是不可能获救了。这正是让透纳愤怒的原因。出于这种极端的愤怒,艺术家就像神一样,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将天空抹成血色,把奴隶贩子和他们的船只一起送进了地狱。
透纳的这幅画无疑充满了道德良知和正义感,充满了宗教和政治的隐喻,还有对社会的批判。沙马把这幅画看作是一部“道德史诗”。在沙马眼中,透纳之所以跟其他的风景画家不同,就在于他总是把历史、政治、戏剧乃至诗歌的因素引入对风景的描绘之中,让风景超出自然的范畴,具有人性的色彩。在透纳的笔下,呈现风景不是为了模仿和记录大自然的美景,更不是为了给房间增添一些情趣和点缀。相反,透纳把自然风景当成人类文明的巨大舞台,无论是人性中辉煌而美好的方面,还是阴暗和残暴的方面,都在风景之中得以展现。
这种意识和表达冲动一直存在于透纳的艺术创作之中,只是他在早期创作中,对于历史和人性所做的思考还没有这么深刻,对于政治的关怀和介入也没有这么深入。他在描绘风景的时候,笔触还是明媚柔和的,更符合当时大众的审美和上流社会的趣味,他能迅速获得声誉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所以年纪轻轻就跻身一线艺术家之列,备受同行的好评和主顾的青睐。而在《无敌号》之后,英国人更是因为画中所体现的豪迈、悲壮与民族自豪感,而把透纳看成是当时最杰出的画家,他也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
但是,这一切在《奴隶船》诞生之后都被打乱了。这幅画不但没有为透纳赢得奖项,反而为他招致了最猛烈也最刻薄的批判。媒体讽刺这幅画是“厨房里的灾难”,因为透纳笔下血色的天空像是把番茄酱和芥末酱洒得到处都是。政治评论家认为,透纳的这种表达冒失又不识大体。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转眼间,透纳从国民艺术家变成了人人唾骂的疯子。
然而,沙马认为,画《奴隶船》绝对不是透纳心血来潮或者一时失手,而是他内心的力量长期积累后必然的爆发。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奴隶船》绝对称得上透纳的巅峰作品之一,不仅如此,这幅画因为超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社会批判性,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部杰作,在当时不仅没有为透纳带来更高的荣誉和回报,反而让他从成功的巅峰跌落,进入长达两年的低谷期。但是,吃了苦头的透纳并没有因此而回到舒适区,没有回去接着画《无敌号》那样受人喜爱的风景画。相反,他沿着写意水彩的方向进一步探索,创作了很多富有自由精神、充满诗意的水彩风景画。同时,还不断探索新技巧,研究如何用抽象的方式来表现光影的变化,他甚至钻研摄影术并试着拍摄了肖像照。
经过这一系列的创作实验,透纳确信,绘画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这价值就在于把握并传达内心的想象,而不是事物表面的相似。由此,透纳完成了创作生涯中的巨大转型,进入了写意水彩的新时代,而《奴隶船》在某种意义上开启了这个转型。在沙马看来,这幅画代表着透纳“道德史诗风景画”创作时期的终结,以及诗意探索时期的开始。
这就是透纳的艺术与人生转变的故事。沙马让我们试着设想,如果透纳没有画出《奴隶船》,如果他一直都是画那些中规中矩、优美宜人的风景画,不去打破常规、冒犯别人,那么他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际遇会是什么样子呢?他或许会有更富足的生活,进入上流社会,一帆风顺地成为当时英国艺术界最受人推崇的权威。但是,透纳就不会是今天我们心目中那个伟大的艺术家。
在透纳的故事里,沙马向我们表明,纯粹而真诚的艺术创作并不总是令人愉快的,它甚至不会给人带来好运。它会破坏艺术家已经取得的成就,迫使他们突破自我、走出舒适区,去承担风险、批评甚至攻击。但是这种令人不安的破坏性,恰恰就是艺术力量的体现。
第二部分
在沙马看来,艺术的力量不仅推动人超越自我,而且也推动人超越传统,不去重复已有的成功,努力超越前人。艺术就是靠着这样的力量生生不息,发展下去的。意大利雕塑家贝尼尼的故事或许最适合用来说明这个观点,因为他的驱动力就是突破伟大的前辈米开朗基罗。这种力量让贝尼尼的艺术生涯充满了戏剧性,为此他几乎断送了自己的艺术生命,但是也因此到达了创作的顶峰。
有人说,贝尼尼一定是被上帝亲吻过,因为他不仅拥有非凡的才华,还拥有罕见的好运。8岁的时候,他就已经为教皇画过人像速写,并在宫廷中接受为他量身定制的教育。15岁的时候,贝尼尼创作出第一件大理石雕塑作品。在此后的二十几年中,他不断创作出卓越的雕塑作品,还为罗马城设计了很多公共建筑。在这段时期,贝尼尼备受王公贵族的宠爱和普罗大众的爱戴,他的大多数作品都被达官贵人当作至宝收藏,而每逢他有新作品公开展出,罗马的民众都像潮水一样涌来瞻仰新生的奇迹。人们甚至将他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米开朗基罗相比,认为他就是米开朗基罗再世。如果贝尼尼就这样接受了这个称号,一如既往地为王公贵族创作各种胸像或雕塑,偶尔设计几座喷泉和建筑,那么他可能就一直享受“罗马最伟大的艺术家”这个至高无上的地位,直到终老。
但是,贝尼尼不愿意活在米开朗基罗的阴影中。贝尼尼崇拜米开朗基罗,但是更想挑战他、超越他,于是,他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冒险的尝试。比如,他要创作与米开朗基罗相同主题的《大卫》,但是不去表现大卫高贵冷静的表情与姿态,而是去挑战大理石这种材质的属性,将石头刻划出动态的效果,完美地表现出大卫在投掷弹弓的瞬间,全身迸射出的动作与力量。再比如,贝尼尼想要挑战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的宏伟穹顶,于是为教堂的外立面设计了两座高出基座60多米的钟楼。结果却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地基状况,导致钟楼出现裂缝而只能拆除。
对于贝尼尼来说,拆除钟楼不仅意味着一次创作上的失败,同时也让他感到严重受挫。因为从早期创作大理石雕塑开始,贝尼尼就一直想要突破材料特性和重力的限制,试图用石头营造出向上飞升,甚至在空中漂浮的效果。正是这种追求让贝尼尼冒险设计了高度远远超出地基承受能力的钟楼,给自己的声誉和艺术生涯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贝尼尼并没有放弃继续革新、挑战传统的打算,恰恰相反,他在职业生涯的低谷期开始创作一件教堂雕塑作品《圣特蕾莎的狂喜》。在这件作品中,贝尼尼继续寻求突破,颠覆了一切可能想象的传统与规则。
贝尼尼:《圣特蕾莎的狂喜》(1644-1647)
首先,从雕塑本身来说,大理石材料的特性是沉稳、庄严、静态,带有向下的力量,而在这件作品中,贝尼尼却用大理石来刻画云、漂浮的衣裙以及升空的身体,并且成功地将这块巨大的石料稳稳地悬挂在半空中,没有出现任何碎裂或损坏。
其次,从内容和主题来说,贝尼尼大胆地颠覆了教堂雕塑的创作模式,甚至打破了诸多禁区。这件作品原本是要用来敬奉特蕾莎修女的,她是一位现代圣徒,终生过着简朴虔敬的生活。“圣特蕾莎的狂喜”这个主题本来是要表现修女感知神恩的时候,身体漂浮在空中的奇迹,然而贝尼尼通过阅读修女的自传获得灵感,用一种引人遐想的暧昧表情来表现特蕾莎领受神恩时的无限欢喜。用肉身的最大欢愉来表现灵魂的神圣喜悦,这种大胆的创作手法再次为贝尼尼招来了争议与质疑。但是无论当时的公众对此有多么大的非议,今天,人们一致同意,这是一件划时代的、独一无二的杰作。
在贝尼尼故事的结尾,沙马对《圣特蕾莎的狂喜》这件作品做了一个总结。他说,贝尼尼“通过艺术的力量做到了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让那些不可见的东西,比如极度的喜悦和欢乐,具有了现实的模样,从而变得可见。这其实是艺术的力量最根本的体现——变革、突破界限、推陈出新,让人们无限接近认知上的边界,让那些曾经不可见、不可感,甚至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毫无疑问,这正是艺术的迷人之处,所以沙马才说,艺术的力量可以说是一种魔法的力量。在毕加索的故事中,我们会重点讲讲艺术的这种魔力。
第三部分
毕加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在很多场合都公开表示,艺术应该远离政治,他的创作也都追求纯粹的艺术性,有意摒除那些非艺术的因素,尤其是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因素。但是另一方面,毕加索创作的《格尔尼卡》又堪称艺术史上最富正义感、最有政治煽动性的作品之一。沙马说,这一刻的毕加索实现了“从毫无道德区分的审美主义者向道德主义者的转变”。
推动毕加索做出这种转变的有两个方面的力量。一个来自于政治现实,当时欧洲的政治局势极度紧张动荡,纳粹政权不仅惨无人道地屠杀了大量平民,而且操纵媒体编织谎言,掩盖自己的罪行。另一股力量则来自于艺术本身。因为艺术始终跟真相和人性站在一起,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能够抵达和揭示最深层的真相,而这或许正是推动毕加索做出转变的根本力量。
沙马为我们还原了《格尔尼卡》诞生的历史背景。1937年春天,德国空军把西班牙巴斯克的小镇格尔尼卡当作试验场,向7000名手无寸铁的平民发动了三轮空袭,将整个小镇夷为平地,镇上的居民被火焰吞没。火焰同时也点燃了包括毕加索在内的新闻记者、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的愤怒之情,激发了他们揭露事实、谴责暴行的决心。当佛朗哥政府试图掩盖现实,否认有外国军队在西班牙境内空投炸弹的时候,毕加索决定,要用最强大的力量来粉碎谎言,还给世界一个真相。在他看来,最强大的力量并非来自文学描写或新闻报道,而是来自那种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来自于用超越日常、直面真相的方式进行艺术叙事。因此,毕加索决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作一幅尺寸巨大的作品,来揭露和控诉纳粹的暴行。为了让全世界都知道纳粹德国在西班牙做了什么,他还会带着这件作品参加即将开幕的巴黎国际博览会。
在创作《格尔尼卡》之前,毕加索的艺术主张和实践都是“立体主义”的。这种主张要颠覆一种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艺术创作理论。根据这种理论,艺术应该模仿现实,或者说,应该像镜子一样“反映现实”。但是毕加索和朋友巴拉克一同开创的这种立体主义打破了传统的绘画模式,将表现的对象呈现为一种多面结构的形体。这样一来,客观事物在画布上的呈现既是破碎的又是连贯的。观看者在画作中依然能够识别和把握现实世界,但不是通过镜子一样的方式,而是通过感知事物的一个个局部细节,经过叠加之后再还原并识别出事物的整体面貌。作为立体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毕加索坚持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最深入而且最真切地触及事物的本质。
《格尔尼卡》这幅画也用到了这样的手法。但是这一次,毕加索在绘画时的内在精神力量,远远超出了他之前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实践,而是指向了一种普遍的真实,因为它触及了人性最深层的方面,连通了所有人的恐惧。
毕加索:《格尔尼卡》(1937)
我们先来看一下毕加索的这幅《格尔尼卡》。这件作品十分巨大,长6米,高3.6米。毕加索一如既往地让这幅画充满各种破碎和变形的细节,例如牛头、马头、眼睛、灯泡和蜡烛,以及各种扭曲和残破的人体。不仅如此,这些细节都具有深刻的寓意。比如说,灯泡和刺眼的灯光象征着邪恶与灾难,一只美丽的手臂举起的蜡烛象征着美与善;公牛和马都代表着毁灭与死亡,怀抱婴儿的母亲仰头发出的哀嚎,则表达了最深刻的悲恸、恐惧和绝望。不过,令《格尔尼卡》具有控诉力量的,远远不止这些细节。毕加索精心构思了这幅画的背景,在人们不容易注意到的画面边缘,还有一段燃烧的建筑、散乱破碎的尸体、冰冷的马蹄铁以及被折断的花朵。背景中的这些形象都在积聚着某种能量,它来自于内心的恐惧和愤怒,然而这种涌动着的巨大能量被画面边缘的门和小窗子封死,原本作为出口的门窗如今却变成了封闭和禁锢的象征。
毕加索把惨绝人寰的大灾难设置在一个幽闭的立体主义空间之中。他不仅真实地还原了格尔尼卡小镇的居民在那个被炸弹和火焰毁掉的世界中无处可逃的真实感受,同时也非常有效地唤起了每一个观看者心中的恐惧、挣扎和愤怒。在沙马看来,此刻的毕加索已经不再是那个小心翼翼地远离政治,一门心思要为艺术和现实划定边界的先锋艺术家,而是一个最敏感、最真诚、最具有社会良知也最富有野心的人。他要为了自己的同胞所遭受的苦难而大声疾呼,要让更多的人对这种恐惧和伤痛感同身受。而他的雄心在于,他要借助艺术,向一切反人类的政权和组织提出控诉,向一切人类同胞揭示真相。
毕加索成功了吗?沙马的回答是,那个创作《格尔尼卡》的毕加索成功了。因为这幅画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被视作知识分子的良心,被看成是现代艺术面对恐怖政权而彰显人性尊严的一面旗帜。它甚至不属于博物馆,因为它所具有的揭示真相的现实力量,已经远远超出了艺术本身。但是,作为艺术家的毕加索却备受争议,因为《格尔尼卡》大概是毕加索创作生涯中最为独特的一个时刻。在那之前,他是远离政治、超越现实的纯粹艺术家;在那之后,他是迎合上流阶层审美趣味、将艺术作为装饰的时尚弄潮儿。只有在《格尔尼卡》诞生前后的那个毕加索,才会反复修改草稿,一门心思要用艺术创作来直面残酷的战争,才会勇敢地正面挑战纳粹,坚持揭露事实的真相。
这就是沙马为我们解读的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故事。尽管这部作品曾经背井离乡、在美国流亡数十年,但是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只要这幅画展示出来,它就会令人感到被什么东西击中,令那些意图掩盖真相的人坐立不安。因为“这是对艺术的力量的最终赞美”,因为它向每一个观看者揭示并讲述了最深刻的真相。
总结
到这里,《艺术的力量》这本书里的三个故事我就给你讲完了,它们其实都是在回答一个问题:艺术的力量究竟是什么?虽然我们在讲这三个故事的时候各有侧重,但是沙马给出的答案其实是统一的。
艺术具有一种令人不安的力量,这种力量让艺术家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进入到一种未知的、不确定的情境中,并由此发生改变。这种力量不仅让艺术家突破自我,也会推动他去努力超越前人、超越时代、超越艺术自身的各种限制。艺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打破边界,去追求那看似不可能的东西,将梦想转化为现实。它不仅能够展现美,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抵达日常经验和日常语言无法抵达的真实。这种真实只有在最伟大、最真诚的艺术作品那里,才能够得到完全的展示。而一旦真相被揭示出来,它就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所以说,艺术的力量来自一个人的内心,也源自艺术本身。它是永恒的和普遍的,不受时间、空间、语言或文化的限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