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武功的博客和石宝琇的博客的博客最近都有关注观念摄影这一西方早在60年代就玩过的社会形式。
下面文字是一段关于摄影真实性的讨论,没相当老一被摄影革命家们现象也在不断进步。可喜可贺啊。
石宝琇[回复]
其实观念摄影的共同点就是“主题先行,主观臆造”;不同点是既有真实的哲学思考,也有违背人本的伪命题而已。反思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观念的:“刘少奇邓小平”——观念的政敌、走资派;8个样板戏——观念戏剧;《金光大道》、《艳阳天》——观念小说;“忆苦饭”——观念风味小吃;《大海航行靠舵手》——观念的流行歌曲;红卫兵——观念的空手道……要一一列举,起码有108个哩!就怕人嫌烦。

鉴虎受伤
2007年11月12日
作者 胡武功 21:31 | 点击 (1511) | 本文地址 | 最新回复 (69) | 我的读图时代(152)
 
看来那个什么专家鉴定3天3夜,根本瞎说么,这专家压根就是给稀里糊涂拉下水的,不过也是,谁叫他们当时在喝酒呢,喝高了近日来,我和石宝琇一直被“华南虎”的穿山风吹掠,名声大噪!一时竟成为最前卫的“鉴虎专家”。有趣的是,当潘科老弟知道事件真相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但笑过之后,他觉得这是不能一笑了之,因为他从这件事中得到一种警示和启发:这绝不是单纯的真假照片和真假老虎的事,这是一种摄影“失身”的大事。回想当时,我和宝琇吃着自己的饭,喝着自己的酒,被追到酒楼的3、4名《华商报》记者请求鉴证华南虎照片真伪,是真是伪,当场我们一一评说,言语凿凿。第二天,我们二人“鉴虎”照片即刻见报,还有一大段多位专家肯定的话。不料这张鉴虎照片,竟引来意想不到的波澜。很多网友都以为是坦露影像的我俩说了那些“ 鉴虎”的结论,而且石宝琇手中的酒杯也成为“喝了吃了人家的嘴软”的实证!表面看这是一张文字报道的插图惹得事,其实背后所埋伏着危及摄影真实的隐患,更值得我们去追究和反思!人被“纸老虎”咬伤了,的确是件特烦人的事。但事情过去又觉得可笑:笑我们自己鬼使神差地背了那么多的骂名——凡骂的又都是为了真实和真理!好了,当事人且说到这里。下面请看看潘科的几段文字吧!他说了“鉴虎”以外更有意义的几个问题。
虎假影威之一 潘科 /撰文
陕西老哥俩“鉴虎”一案,已成为“虎娱乐”中的一环。最近京城摄影圈儿里的哥们几乎都明白了老哥俩受冤的原委。我前两天打电话给胡兄说,静心休息养伤吧!我来谈谈“老虎咬人”背后的事儿。
今年十月,绝迹将近半个世纪的华南虎“猛然出现”于陕西的深山。于是引发了一场席卷中国大陆的大风暴……
这场“华南虎风暴”让我重新审视摄影。
我们习惯上相信的摄影真实性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屁爱死(ps)成为专熏照片的“香香屁”,熏过没熏过,观众都信不过。有些照片熏一熏好看多了,有些熏过之后臭气熏天。包含这项技术在内的多种数码手段,从根本上瓦解了摄影的实证性,摄影的场景、人物、时间、关系都可以被全盘改变。技术瓦解了实证的基础之后,摄影的“真实”变成了更具欺骗性的特征,这就给了说话“最老实”的摄影当头一棒。它的直接刺激可能为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段,更重要的是逼迫法律重新修订相关条款。
纯真的摄影失身了!
摄影丧失实证性之后变成了一堆画片,这些画片的表达又回到虚拟现实的绘画的意义上去了。除了让人人都能掌握复制形象的手艺,我们又退回人类没有发明摄影之前的状态。人们观看照片的过程是一个追求心理证实的过程。即便经过屁爱死(ps)熏陶,即便是当代观念摄影的手法,甚至照相写实主义的绘画,它都离不开你认定摄影的客观性和实证性的这样一种心理暗示,我称之为“心理实证”。心理实证能够由摄影效果的视觉语言唤起深层的心理认同,或者等真认同。心理实证在艺术上拓展了更自由的空间,看似回归了绘画的模拟自然,其实已经在更高的层次上成为一种现代视觉语言。观看唤起了读者心里的生活经验、视觉经验、情感体验等诸多因素,合作完成了审美的过程。当出现一个用过去的经验与体验不能完成审美过程的时候,一个新的生活经验、新的视觉经验、新的情感体验便要应运而生了。
人类每一拨工具的发明、革新都必将构成新的创造与欣赏习惯。但是作为新闻摄影或者纪实摄影,也包含科学考察摄影,都会有利益集团在背后制约它们的生产,它们不同于艺术,利益集团和观众都不要求艺术摄影实证具体的现实事物。但是利益集团和观众都要求新闻、纪实、科考等摄影能够实证现实的事物,舍此它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摄影技术实现了人类快速、精确复制视觉对象的梦想,今天摄影技术又挑战已经实现了的梦想。摄影长期以来为别人作证,今天它却求助别人来为自己作证!
一片虎啸呼唤我们“护虎”、“护法”,自然生态和社会诚信都岌岌可危!这倒有可能促使新闻法规和公众知情权的完善。
我们谈论摄影的时候爱说“影像自身的力量”,其实这是非常可疑的说法。华南虎的照片几天之间就成了“著名照片”,但是它不是审美意义的著名照片,也难说是实证意义的著名照片。
在这个重大新闻事件中,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成了焦点。但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级权威机构出面核实虎照的真实性。所以我只能说,如果周正龙拍摄的是真正野生华南虎,又遭遇相当多的各界人士强烈质疑,那就说明这张照片不仅证实了绝迹多年的华南虎在镇坪的存在,而且又证实了公众对于摄影的不信任、对于政府和拍摄者的不信任,提醒我们开始寻找不信任的各方面原因,并且督促我们寻找信任修复的方法。能起到这样大作用的新闻摄影作品不多,称之为“著名新闻照片”并不为过,姑且看作“影像自身的力量”爆发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
假设周正龙在拍摄过程中的确有假,那么这些照片便直接折射出当下社会最真实的一面。个人的初衷、地方政府的想法、传媒们关注的发行量,以及新闻法的空白、公众知情权的缺失、争议发生后法律的滞后……等等等等全部凸现出来。这些利益的链条如何在健全的国家体制下运行?这将成为我们再次追问的核心。国人一向有坏事变好事的习惯与能力,当然也没少出现好事变坏事的情况。我们如同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只有真假两个对立面认识,事情一旦复杂便不知所措,反叫老谋深算者又一次算计中招。
摄影印证时代的力量真是不容低估。
艺术家王庆松运用摄影的手段,象拍电影一样构思拍摄了一批反讥、隐喻、调侃的摄影作品。他自己向外界说他拍摄的是“新闻照片”,多数人大惑不解。其实他是认定他所拍摄的全是当下的现实本质。王庆松与周正龙都在拍摄“新闻摄影”:一位从艺术出发印证现实,一位从实用出发反射现实。摄影本身的力量微不足道,现实存在永远是一位巨人,这位巨人把你拍摄的照片想用就用,想撕就撕。采用与撕毁之间构成了我们的社会历史和影像历史。无论采用与撕毁,一旦进入传播的渠道就会激起公众的反应,网络是激起反应的最好伙伴。只有当我们确实需要强调影像自身的技术力量的时候,原作、影展、画册才显出长处,但是无论如何,它们都比不上网络的超级波及力。
时下,摄影的本质特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艺术上,虚拟现实已大步先行,那些看着酷似照片的“摄影作品”其实已经与摄影分道扬镳。屁爱死(ps)又为新闻摄影竖立了一个死敌。在这样的形势下,无论从事哪种方式与流派的摄影,都将催生新的探讨。
如果这张重要的华南虎照片鉴定就如此艰难,那么我们对于日常大量民事、刑事案件中作为证据的照片的真伪是否更感到茫然?专家们说真说假都有,甚至用脑袋打赌。这使我想起了成为历史的“文革”,在这场政治运动中,我们同胞也没少拿脑袋担保自己是最忠于毛主席的!因为没有科学分析,也没有现代法律制约,更没有办法鉴定我们自己的脑袋里的思想,“忠于”终于成了悲剧,脑袋也不了了之。
当然,华南虎形迹难觅,证实它在山野存在确实是个难题。但对于这批照片的鉴定决不应该成为难题。当地的媒体曾寻找当地摄影家协会的专家看老虎照片。被请的摄影专家明确地表态:“所拍的虎不像真的,在电脑上看都很假。但是没有看出后期拼修的痕迹。有直射阳光但虎身上没有穿林的光斑;虎的皮毛颜色近似东北虎;虎的五官不会没有任何草木遮挡,这在荒山里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认为老虎是真的。但给我们看的照片却有可能是原始的”。遂又请当地公安局鉴定,结果也是“照片是真的”。当地政府当然希望虎是真的,也需要照片是真的。在传媒发达的今天,这种“需要”便酿成了“华南虎风暴”。在“网络时代”,在“读图时代”,在“信息时代”,在“眼球经济时代”,这张照片乘时代飓风飞飏直上。拍摄者希望能卖到壹千万的金钱,认定者策划能建成一个“虎经济现象”,正像广告牌宣扬的“游自然国心,闻华南虎啸,品镇坪腊肉”,可见当地官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殷殷情怀。以至于国家林业部也只派员调查有虎无虎,却无意为照片的真假作调查、下结论。
2007年7月挂上去的广告牌收到最大效应,几乎所有的网站都“帮助挂起”这个广告牌,价值连城!当地一官员称,广告语中间的“虎啸”将是镇坪旅游“最闪亮的名片”。我不知道游客们能否闻得到“虎啸”,能闻到的可能只是镇坪腊肉的味道夹杂着中国所有旅游区难忍的铜臭! (全文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