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欧洲的情况看来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老欧洲的体制问题,看来确实影响了艺术创造力的发展。引一个卢杰的文章。参考一下。

作为美国社会之重要环节的非赢利基金会,其历史传统来自美国的开拓者带来新大陆的宗教为基础的慈善机构,如学校、医院、孤儿院和修道院等,而在美国革命后,以特定需要为诉求的私人基金会开始出现,如为解决贫困人群的教育和居住问题而成立的基金会。一个世纪前,当第一批富豪出现时,如其中的代表者洛克菲勒等,其经营上的剥削者的臭名和慈善事业上的美名是联在一起的,矛盾地表达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善恶结合的本质。其后,钢铁、铁路、汽车、石油、煤矿等工业的兴起,带来了富豪现象的扩散,于是大量的美术馆,图书馆,学校等以私人基金会的形式出现,到了今天,统计数字显示,美国有二十多万人是千万富豪,在本世纪初,将在两代人间要移交的是四万亿美金,这之间将产生的税务的庞大的数字面前,我们对今日美国有四万个基金会就不奇怪了。而同时,各种不同政治团体、职业群、社区、种族等基于民主的需求或对体制的不满而成立的团结互助或向主流社会争资源的基金会组织也在新时代特定的氛围里蓬勃发展,因而,说美国是半个由基金会管理的国家不算夸张。
今天再用慈善事业一词来描绘美国的非赢利基金会制度,可能是表面和片面的。确实,一方面是税务上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是遗产税的压力,使很多富人成立基金会来减轻税务负担。美国的税法规定,年利润和遗产收入等本该交税部分,可以有百分三十捐给私人基金会或百分之五十捐给公立基金会,而捐款人不仅在基金会可以成为董事有参与基金会政策制定的权利,而且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更何况是捐给自己创办的基金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参与意识,使基金会不断出现。因而可以说基金会的存在不是被动的税务工具,而是对社会关怀和参与的主动进取。面对美国社会严重的医疗、福利、环境污染、犯罪、教育、吸毒、种族问题等政府不能解决的问题,或面对联邦政府、国会或地方政府受利益集团控制下的拨款和政策上的不平等现象,许多社会中坚人士和族群更愿意少交税,而把金钱捐给自己认同的基金会,去投入自己赞同的改造社会的方式。比如,一个热爱伊斯兰艺术的美国人,继承了一笔遗产,是一批世界名画,他马上得付出巨大的一笔遗产税,他不但得变卖这笔画作去交天上掉下来的大笔遗产税,卖掉画还得交税,税交上去正可能是花在武力进攻伊斯兰国家甚至破坏其艺术,于是,这个遗产继承人就会把画捐给伊斯兰艺术基金会,或甚至自己成立一个致力于发展和保护伊斯兰艺术的基金会。以上说的是富人的第二代如何利用财富来表达他的社会意识和生活方式,而基金会的建立更主要的是第一代成功者对社会建设的主动参与,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地想要对自己关注热爱的行业有所支持,或对某个有利于自己事业和理想进一步发展的教育和普及知识活动加以支持,或对有利于自己族群文化的发展和保护的团体和机构给予赞助。
美国的非赢利基金会制度非常复杂,其种类之多,无法尽数。基本上可分为公立、私立和企业基金会等,企业基金会的建立一方面是得到税务优惠,同时回报社会也对企业的社会形象有至关重要的帮助,如美国运通信用卡和大通银行成立的基金会,一直是赞助艺术的主力。举艺术类为例,实际上没有机构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政府公立的。美国政府不直接拨款去建立或管理艺术机构,而是让民间自主,以艺术基金会的方式运作,甚至可以说,除了商业画廊外,大多数的艺术机构都是以基金会的形式存在的。所谓公立基金会,实际上是指有资格向政府申请拨款的基金会,但管理则由董事会委任管理层负责。公立基金会的董事会必须代表社会各方面,有民主建制,才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信任,以获取拨款。公立基金会也就是最难申请和批准的,因为它的条件最优惠。不但可以向联邦、州和所在的城市、区政府申请拨款,同时也可以向其他公立基金会、私人基金会,企业、社会大众等募捐,实际上只有它的资金来源不受限制,但必须有一定比例是来自社会大众,以显示它确实是公众拥护的。它的最佳条件就是,捐款人可以把他一年收入的一半捐给公立基金会,全部免税。而如果捐给私立基金会则不能超过他年收入之百分三十。由于公立基金会的有利条件,它同时必须接受社会监控以示民主,就像上市公司一样,向社会公开财务报表。
在众多的基金会中,对艺术影响较大的有老牌的基金会,大多在由老一代富豪创立时是带有很大的个人意识形态色彩和取向的,但最后又跟着时代发展,董事会越来越代表社会不同的层面,管理班子专业化,最后私人色彩较少而越来越民主和开放。老牌基金会至今还在发生巨大作用的有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麦克阿瑟基金会,盖帝基金会和卢斯基金会等。其中如福特基金会,是个在全球有广泛影响的庞大团体,它虽然是汽车大王福特所创,但现在与福特汽车公司已经没有关系,主要是自己的投资钱滚钱,越做越大。洛克菲勒基金会有许多分支,其中对中国艺术较有影响的是ACC(亚洲文化协会),在台北和香港都设有分部,许多华人艺术家受它邀请去美国驻地工作或交流访问,如艺术家蔡国强、策展人栗宪庭等。洛克菲勒家族同时是亚洲协会的创办人,虽然后来亚洲协会已经转换为公立的艺术基金会。麦克阿瑟基金会有个重要项目,是授予全美最优秀的文人和艺术家麦克阿瑟奖,其巨额奖金是“为了艺术家此后可专著于艺术创作”,可想它的奖励额度之高,更重要的是获得它的奖可以说是学术成就的顶峰,中国艺术家徐冰曾获奖。生于中国的“时代周刊”的创办人卢斯创于1936年的卢斯基金会,到今日拥有七亿美金的资金,基金会尤其致力于亚洲研究和亚洲艺术展的项目。位于加州的盖帝基金会干脆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帝国,除了巨大的世界一流美术馆,它还拥有极高规格的学术研究、收藏与修复机构,同时有巨额资金去赞助支持全世界和美国本土的艺术。
在新贵中对艺术尤其重要的当推靠电脑软件发财的诺顿,诺顿基金会和他个人是美国当代艺术的主要支持者,很多展览做不成了,就找他拿钱去,他个人买起当代艺术品也是出手大方。
金融界的翻江倒海者,引起亚洲经济风暴的索罗斯的基金会,尤其关注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有个特别支持纪录片的项目。
艺术家也是赞助艺术的主要力量,大多数艺术大师逝后都留下巨额遗产,除了直接捐给美术馆找个好去处给后代免去税务麻烦,有名有利的安排中成立基金会是最好的选择。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安迪·沃霍尔基金会,沃霍尔身后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除了给家人留一点,大多捐给以他的名义成立的基金会,“为推广艺术而努力”。在经过了一段非常复杂的权利和所有权的转换后,开始阶段基金会主要致力于他的作品的整理、研究、出版和展览,建立了只展出他作品的沃霍尔美术馆,在作品部分划给了现代艺术馆等几大机构后,基金会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半价把另一部分作品卖给一些重要的美术馆,为了“让沃霍尔作品最大程度地被欣赏。”这个基金会至今为止赞助艺术款额达到两千八百万美金,目前每年捐出四百万给申请者,主要是给艺术展览和研究机构。基金会计划每年继续出售他的作品以增加对艺术界的赞助额。同时,它是促成创造资本基金会的主要功臣,创造资本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自沃霍尔基金会,它在1999年成立,是为了面对国会保守议员和国家艺术赞助基金反对实验性的当代艺术,大量削减政府对艺术的赞助的局面而应急成立的,目的是“继续沃霍尔对有创意的、挑战性的、实验性的艺术的渴望。”沃霍尔基金会主要赞助艺术团体和机构,创造资本基金会主要赞助艺术家个人,两驾马车共同推广实验性的当代艺术。
另一个成功的以艺术家遗产为基础成立的基金会是波洛克—克拉斯纳基金会,由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波洛克的夫人,同样是优秀画家的克拉斯纳管理。这个基金会很有特色,它只赞助绘画。美国的画家没有它,恐怕有时真的是撑不下去。
以上举例介绍的基金会是美国大型美术馆和一些重要的艺术机构的中坚力量,没有它们的支持,美国的艺术事业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规模和力量。许多私人基金会成立时不乏为了个人目的,有很多道德和运作上的问题,但随着家族参与的逐渐淡化,代表社会上精英和专业人士的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壮大,除了它原先创办人的美名还在被传播,基金会实际上更大程度已转换为社会财富,当然,这些基金会和它们所支持的机构的体制化,基本上仍是为主流社会服务的,到底对艺术的民主化是推动了还是帮倒忙了,在美国社会里也是一直争论的话题,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社区艺术基金会、其他非赢利的公私立艺术基金会破土而出,要争社会资源和话语权,它们一般都更获得艺术家和社会大众的支持和认同,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它们的理想主义当然也是不断地伴随着挣扎和失败。
作为华人艺术家在美国工作,以纽约为例,能得以与以上介绍的那些权威和精英体制的代表,其中包括所谓代表你的机构如亚洲协会和美术馆,中国文化协会等发生关系的可能性也是有限的,而更草根阶层一些的如亚裔艺术家联盟等资金又很少,艺术赞助体制中的另一部分,政府文化部门如州、市、区的文化协会和艺术局等的资金少得可怜,还得大家争抢。听起来非常有力量又民主化的艺术赞助体制,到底对催生新的有创意的艺术有多大帮助?如果没有被商业画廊这一艺术中唯一没挂非赢利金字招牌的行业所取代,艺术家的最大希望可能就是那些规模不大,经营艰难,有创意和活力的小型艺术基金会。
总结起来,美国的艺术赞助资源来自公立基金会,包括社区艺术基金会,以及私立基金会,政府机构,企业非赢利基金会,还有全部以非赢利基金会形式存在的美术馆和艺术博物馆,如现代艺术馆,惠特尼美术馆等,也是公立非赢利基金会。而使艺术存活的力量,市场还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画廊业实际上和以上各个层面的艺术基金会都是藕断丝连或息息相关的,甚至说极端一些,有些赢利机构如画廊业,是非赢利机构的延伸。
我们以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纽约具国际水准的新美术馆,是当代艺术的主要展场。它的资金来源包括纽约市政府文化局,纽约州政府艺术局,联邦美术馆和图书馆协会,以上是政府拨款。它还接受大企业基金会如菲利斯摩里斯烟草公司基金会、美国运通基金会、大通银行基金会等的资助。同时它还接受老牌基金会梅隆(银行业)、卡内基(钢铁业)基金会和新贵中的诺顿基金会的资助,而沃霍尔基金会也是它的主要来源。最后,就是社会上富有的个人的捐助和普通人的捐助(门票和购物),新美术馆本身是非赢利基金会,但可以创收,所谓的非赢利,并不是不可以经营或有商业行为,指的是创办人、捐助人、管理人都不可以和该机构有利益关系,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免税的文化建设的目的。
我所创办和管理的长征艺术基金会,于2000年在纽约成立,该基金会是公立艺术基金会。基金会的目的是通过跨国界文化交流来推动和促进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虽然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当代中国艺术,但是我们相信,多元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对中国和他国的艺术实践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国际展览的组织、交流、教育项目以及艺术家的著述和研究成果的出版,我们希望被忽视但是十分重要的艺术形式能够被接受。通过跨越存在于大众和主流美术馆之间,艺术实践和展览空间之间,展览空间和和观众之间的界线,我们努力使中国当代艺术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大体上,基金会的项目是通过创造性的策展加以实现,我们把重点放在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上。我们把这个组织命名为“长征”,这象征着一个永远发展的行程,这不仅仅是人类自我内心诉求的反映,而且是一次我们必需去分担的旅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当地社会是怎样同日益全球化的社会相互作用的。通过艺术的镜头,我们努力将种族、个性、历史和社会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去表现,而不是作为一个固定或停滞的现象去对待。长征艺术基金会还通过与世界上其他类似机构的合作,以及在中国的工作来拓展它的计划。其中,和加拿大温哥华国际亚洲当代艺术中心的合作是个最成功的例子,作为它的赞助单位之一,长征基金会赞助并策划了徐震在亚洲当代艺术中心的个展,还是将开幕的杨诘苍个展的赞助方之一,作为一个新的基金会,它面对着很大挑战,基金会目前的重点工作是继续尚未完成的“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
笔者在这里介绍的美国的艺术赞助和艺术基金会制度,它的经验和弊病并存。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维艰,很大程度上和市场的不成熟和社会支持的缺乏有关,如果政府的税务政策能更有利于企业和私人对艺术的赞助,能使艺术基金会制度在中国也建立和发展起来,如果企业和私人对艺术的赞助能去个人化和家族化而更系统化、专业化、民主化地稳定持续迈进,相信代表社会和民族先进文化的艺术能更蓬勃发展。
本文转载自《艺术当代》杂志2005年第四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