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观察,文化的差异性会导致大众消费的亲熟选择。审美的习惯的差异是不会造就下面这种商品的大量市场的。猎奇心理的市场份额是很小的。
具体例证以后再述。
怀疑这是某藏饰和苏绣公司的软文。
意大利卖藏饰的富姐
初见赵雪时,她穿着一件桃红色的镂空中袖针织衫,最为抢眼的是脖子上那串有翠绿大猫眼石的藏式项链,和她手上经典的藏族纯银手镯,透着说不出的浪漫和风情。谁能想到,靠经营这些不起眼的藏饰,5年间赵雪竟挣下了130万欧元(相当于人民币1300万)。如今,意大利30多家商场及旅游艺术品公司从她手里进货。法国、瑞士、比利时的商人也纷纷要求供货。她成了名符其实的“藏饰女王”。
初到意大利酒楼打工
赵雪出生在青海西宁市。5年前从西北大学毕业后,她来到意大利米兰留学,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
2000年开春,学习渐入佳境的赵雪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就开始在一家华人开的酒楼做点单员。每天从开门营业,一直打理到午餐过后,招呼一批又一批的中外食客,下午又赶去学校上课,晚上再赶来打工。大厨是米兰大学信息科技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每天戴着厚厚的眼镜来炒菜,一周做四天,余下三天,洗净身上的油污,认真做图书馆的拼命三郎。赵雪想,欧洲社会是这样繁荣起来的,做服务生的都是研究生博士生,就餐环境自然上了几个档次。每一个可以在非华语世界生存下来的故事背后,都必须有千万个踩着星辰的孤苦伶仃。
“美女之都”激发创业灵感
意大利的米兰是个名符其实的“美女之都”。这里的女性身材高挑,衣着时尚,但又继承了古典的、很有韵味的美,身上透出一股典雅的气质。赵雪见过一名很普通的公园售票员,一身黑色的衣裳,一头卷曲蓬松的黑发,衬着她雪白的肌肤,深深的眼线、淡淡的唇膏,端坐在售票厅内,真像油画中的美人。她不由多看了几眼,没想到对方马上报之以动人的微笑。在市中心的多莫广场,赵雪看到不少女孩穿着五颜六色的低腰灯笼裤,因裙和裤都“摇摇欲坠”,显得性感而迷人。还有一些衣饰考究的金领丽人,晒得古铜色的健康肌肤,是具备相当审美力的上流社会的Bluebcood(蓝血贵族)。
赵雪在家时就是一个很有时尚品位的女孩,不仅对服装搭配颇有研究,因在青藏高原长大,从小她就对极富民族个性的藏族饰品情有独钟,是个“藏饰发烧友”。每当和欧洲的同学谈到这些,她就忍不住拿出自己收集的藏饰向她们展示。确实非同一般的丰富,一个很精致的小旅行箱里分类装满了以藏银、红珊瑚、绿松石等精工制作的项链、挂坠、耳坠、戒指、手镯等,这些五花八门、风格各异的饰品竟然在木地板上摆了半个房间。而且件件古朴典雅、精美绝伦。“呀,真是太美了!”女孩们不由连声惊呼。一位叫伊利莎的女孩说:“赵,你可以开家首饰店了,生意肯定好!”
真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赵雪脑海中马上如电光石火般产生一个创业灵感。可是在米兰开家小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仅房租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此外还有比中国高数倍的税收,况且欧洲人能否接受来自“世界屋脊”上的藏族文化,当时赵雪心里真没底。有趣的是,当晚她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在直刺苍穹的喜玛拉雅山上挖到一颗闪闪发光的蓝宝石,由此女孩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功预感。这位青海姑娘挺相信预感,她要用行动把预感变成现实。
卖藏饰6天赚1300欧元
赵雪凑钱在多莫广场附近租了间铺面,为防万一,赵雪还批发了一些来自非洲的手工艺品出售。小店开张后,最吸引米兰美女的还是那些琳琅满目的藏饰。有人看到具有藏民族风格的巨型耳环(长长的珠坠,蓝色、绿色彩珠很具异国风情),连声惊呼;有几位中年女性却偏爱那件坠着红珊瑚或绿松石之类闪亮的项链、戒指;还有几位学生模样的女孩,抢着购买精致的雕花手链。因这里的藏饰都是赵雪多年收集的精品,标价从最低的几十欧元到数百乃至上千欧元,件件价格不菲,但还是无法阻挡米兰美女们火一样的购买热情。粗略估算一下,仅短短的6天时间她就赚了1300多欧元,若折合成人民币有13000多元呢!这大大出乎了赵雪的意料。过去自己在餐馆打工,顶风披月一个月还挣不到1000欧元。
20天后,赵雪从西宁老家带来的藏饰已销去大半,她急了,赶忙向万里之外的父母求救。接到电话,做皮革生意的老爸却笑了:“那还不简单,下次我到拉萨办事时帮你采购一批发过去就行了!”虽然同处青藏高原的西宁也有不少经营藏族手工艺品的,可她老爸说“大多是仿冒货”,只有拉萨的藏饰才是最原汁原味、堪称艺术品的!而且价格也很合理。当晚,赵雪又在互联网上给爸爸传去了一份大致购货清单。因为出国前她曾听说,拉萨有条赫赫有名的八朗街,整条街上经营的全是藏族手工艺品,美国《华盛顿邮报》曾赞誉它是“西藏雪域文化超级博物馆”。
父亲把货发来了,数量很大,几乎是赵雪所列订单的4倍。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货色绝对一流。经他解释才知道,听说要把藏饰销往意大利,当地的藏族供货商十分高兴,因为他们做梦都想打开欧洲市场,不仅在价格上给予很大优惠,还要求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又考虑到发货周期长,怕出现断档现象,老爸就索性来了个“让我一次发个够”,他的确够幽默的!
这批藏饰刚到,赵雪就马上展示了出来,3000多个品种,一件比一件精美,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用做广告,马上就招来了一群时尚女性,因米兰女孩购物最喜欢结伴而行,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到第二天上午,因店里人太多,门口已悄然排起了长队。有一位20来岁讲一口流利法语的女孩,很内行,她选的几件藏饰从颜色到造型,都和衣服、拎包搭配得十分完美。当时赵雪只觉得她有些面熟,后来一想才反应过来,这女孩竟是米兰ASPI模特公司的大红人,几天前赵雪还在电视里看过她的表演!哇塞,真应该拉住这位大明星合个影!
以民族特色征服欧洲
因经营比较顺手,赵雪又租了间更宽敞的店面。新店在装修上个性十足:门上的广告牌画着一只古典美女的“慧眼”,它又称灵眼,来源于古湿婆神的巨大慧眼,传说可以洞察凡间一切。店内的墙壁上挂着藏刀和色彩绚丽的小块藏族挂毯。这一切都显得神秘而又古朴雅致。雇员也由最初的两名中国女留学生,增加到8人,她们中既有意大利女孩,也有西班牙和俄罗斯的留学生,大家开玩笑时说,这里简直就成个“小联合国了”!但售货时着装是统一的:清一色的美丽藏装。赵雪认为这样更能突出民族特色。
除此外,赵雪还专门搜集一些西藏当地出版的有关藏族民风民俗的书籍。在经营中赵雪悟出:文化底蕴是最具吸引力和个性魅力的,它犹如一座充满魔力的宝库,不仅能让你从中挖掘到财富,有时还能帮你轻易击败竞争对手。去年,在意大利饰品市场上,曾一度冒出不少产自阿富汗、墨西哥等地的类似产品,尽管价格很低,但却始终无法和品位不凡的藏饰相抗衡,最后供货商只好带着这些“地摊货”仓惶撤出。相反,除小件藏饰销售格外火爆外,如藏刀、挂毯、唐卡等大件藏饰,也越来越受到意大利人的喜爱。如名气很大的女式“谢通门刀”,精美的银饰刀鞘是主要特色,刻工之细致为别家所难模仿。这种藏刀由白铜及白银制成,有的还镶有各色宝石。罗马一位商人慧眼识珠,一次就在赵雪这里订购了近20万欧元的货!
还有“唐卡”,它是刺绣或绘画在布绸上的彩色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特殊画种。尤其是著名的“缂丝唐卡”,是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用各色纬线相织,突出强烈的装饰性。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把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金彩辉映。缂丝是我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上的特种工艺品,堪称艺术珍品。原以为这种“贵族用品”很难有人问津,没想到在店里展出不久,就先后有20多名欧洲艺术家不惜重金买去收藏。有的还进了比利时、法国和意大利的一些知名博物馆。
在同欧洲人做生意时,赵雪发现他们在穿着上很讲究“庄重”。尤其对初次见面的客人非常礼貌,也特别客气。欧洲人的生意观念是买卖双方均处于平等地位,而不像中国人的“顾客至上”的观念。与商人打交道要少谈政治、经济等相互敏感的问题。意大利商人精明是举世公认的,而且商业道德水准也很高,在交往中,一定要尊敬他们,特别是在说话时必须注视对方,否则会认为你失礼。正是因为积累了丰富的贸易经验,赵雪自去年毕业后成立AHIP藏饰贸易公司以来,意大利已有30多家大商场及旅游工艺品公司,从她这里进货。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等国的商人,也纷纷要求长期供货。
如今,赵雪已有了130万欧元的资产,折合成人民币,早已是位令人羡慕的千万富姐了。问其将来的打算,赵雪眨眨眼说,做中国最大的“藏饰发烧友”,把藏饰卖遍欧洲,推向世界!
德国卖苏绣的富姐
我是个浪漫而个性十足的成都女孩, 1996年从四川大学毕业后,因托福分数较高,有幸被柏林大学录取。刚到德国时,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我有些难以适应。后来,在与德国人的交往中,我吃惊地发现,别看他们很富,如果家里有什么活却很少雇人干,都是自己动手。理由很简单,人们崇尚“一专多能”。一位柏林朋友介绍说,许多德国人都有第二第三甚至第四职业,一个人同时端着几个饭碗吃饭的现象十分常见。
灵光闪现 从苏绣中发现商机
德国的物价很贵,一棵半斤左右的生菜,价格竟然是3.5马克,折合人民币就是14元钱。所以,在这里生活开支很大,生存相当艰难。也有一些女孩在德国选择了走“捷径”,比如我认识的一位俄罗斯姑娘,因“傍”上了一位50多岁的富商,一下就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但我对之不屑一顾。
为解决生存问题,我先是在一家超市打工,后来听了朋友的建议,自己开时装店。可出入意料的是,尽管进来看衣服的女性很多,但真正掏钱买的却寥寥无几;因为近几年随着国内厂家竞相降价和恶性竞争,在欧洲人眼里,物美价廉的中国服装几乎成了“地摊货”的代名词。
不过,衣服虽然卖不动,不少人却对店里装饰用的绣品很感兴趣。这种制作工艺复杂、画面惟妙惟肖的刺绣,她们认为才是真正的“中国艺术品”。有位女士看了一幅名为《蒙娜丽莎》的人物肖像双面绣后,连声赞叹:太美了,太美了!我告诉她,这是苏绣。我母亲就出生在有“中国刺绣之乡”美誉的苏州,这些绣品都是出国前母亲的亲戚作为纪念品赠送给我的。见我不对外出售,那位女土十分失望地离开了。没想到,第二天她又带着丈夫来了,那位先生是搞美术的,不仅对中国画很有研究,对苏绣也十分感兴趣。最后他竟然提出用2000马克买走这幅绣品,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这可相当于8000元人民币呀!结果买卖顺利成交。
没想到,这仅仅是生意的开始。不久,我店里的另外几幅绣品《黄山》、《可爱的大熊猫》等,也先后被德国人高价买走。与其说是“买”,不如说是 “抢”:我百般向他们解释,这是装饰品,不卖的,人家却幽默地说,这是“艺术”,艺术是不分国界的,自然,他们也可以与我分享!这“老德”的思维方式有时真让人哭笑不得。
真应了“无心插柳柳成荫”那句古话,服装卖不出去,绣品却意外成了抢手货!真没想到,在国内时我压根就没留意过的苏绣,竟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当晚,我兴奋得几乎一夜未眠。欧洲人普遍富裕又崇尚艺术,如果将这种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运一些过来,一定会大有市场!黎明时,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赶忙给远在成都的母亲打电话,告诉她我开店的经过,以及苏绣在柏林大受欢迎的情况。母亲说,那还不好办,过几天我让你舅舅从上海发过去一批!
自由地呼吸,快乐地赚钱
很快,舅舅从上海发出第一批价值2万多元的货。当我撤掉小店里所有的时装,展出这些绣品后,马上就吸引了大批顾客。看着这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不少人都被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底蕴所震撼。尽管这些绣品件件价格不菲,但不到半小时,就有15件被人买走。
不久,就连一些学院院士、大学教授、外国游客,甚至使馆工作人员也纷纷慕名光顾小店。结果不到一个月,这批货就销售一空。
第二批货数量很大,价值大约10万人民币,但遗憾的是店面太小,放不下更多的样品,从而影响了顾客选购的兴趣。
我立马在店堂里安装了一台可供顾客“翻看”的电脑,那里面“堆码”着上百个分门别类、可以购买的“样品”。有了这一措施,这些绣品就不愁没有地方“展示”了——顾客在店里没挑选到中意的绣品,我便指点他们到我的虚拟“仓库”里去浏览,若看中合适的“样品”,就立马付款取货。同时,为了扩大销售范围,我还请IT界的朋友专门为小店设计了一个网页,挂在网络商城上,使不想外出的顾客和外地顾客,坐在家中也可以任意选购自己需要的绣品。事后证明,这种经营方式的确效果不错。后来我还聘请两位德国女孩做导购,再加上她们都是学工艺美术的,在向顾客介绍绣品时有优势,常常能把不懂中国苏绣艺术的顾客说得欢欢喜喜地购买。
有趣的是,不仅小店里的现货卖得很火,有时还会遇到“预订”呢!一天,一位名叫玛丽亚的老人,邀请我到她家里“谈生意”。老人说她是研究东方艺术的,又是位收藏家,一直很喜欢中国画,尤其酷爱宋代画家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她说这幅名画与世界闻名的《蒙娜丽莎》、《向日葵》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她请求我在中国请一流的刺绣艺术大师,按照原画绣成绣品。
《清明上河图》是高24.8厘米,长 528厘米的长卷风俗画。要完成这样一件图案规模宏大的绣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与舅舅在电话里商谈后,我还是接下了这个订单。后来听说苏州的一位大师带着工作室的8名绣女,面对长长的原作,先是一遍遍地揣摹画面,再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人物的不同变化,仅“读画”就用了10天时间。9个月后,《清明上河图》绣品终于问世了!
《清明上河图》绣品几乎与原画一致而且绣技精美纤巧,生动逼真,即使是一根篙、一棵树,一缕水波……都被绣得纤细逼真,与原作如出一辙。事后尽管这位德国女收藏家付了近50万美金,但她仍表示“十二分地满意和兴奋”。
2002年我拿到金融管理博士学位时,一家专门经营中国苏绣的“博艺”公司也在柏林诞生了。如今,我们经营的这种高档艺术品,已被德国许多大型商场及旅行社接受,有的作品还被欧洲的一些收藏家收藏。
几年来,通过经营苏绣这一中国国粹,我已经有了2300多万美金的资产,若折合成人民币,也算是亿万富翁了!但眼前的成就不会松懈我奋进的脚步,除德国外,我还准备将苏绣卖遍整个欧洲!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能为传播中国文化做贡献,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