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使劳动方式越来越虚拟化
世界上的一切信息均可以数字化,都可以被虚拟化,包括劳动也可以被虚拟化。
劳动的虚拟化使劳动超出了时空的限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与物理空间相对应的新空间———塞博空间([tag]cyberspace[/tag])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在塞博空间从事的虚拟劳动,无限地扩展了劳动的空间、劳动的时间、劳动的对象、劳动的手段,特别是人工智能或软智能体的出现,更使劳动主体虚拟化,劳动方式也被虚拟化。
劳动方式的虚拟化将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价值功用:它极大地增强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拓展了认识空间。数字化虚拟为人类打开了探索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的空间,超越现实时空和物质条件的局限,自由地将事物的多种可能性外化为对象性存在,为人类开拓了新的认识空间,促进认识的深化。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加速发展。劳动者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运用能力空前增强,并促进知识劳动者的出现与快速增加;劳动工具的智能化、网络化,增加了生产中的知识和科技含量,为高科学技术及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了便利条件;扩展了劳动对象范围,使数据、信息、知识等都成了新的劳动对象;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深化应用,社会生产力将会产生加速度的发展。它创造了新的多维的社会交往方式。在网络虚拟空间里,每个主体还可以同时从多种角度与多个对象交往,这就使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多维度(血缘、地缘、业缘、网缘关系等)、非中心化的状态。交往方式的网络化、多维化,无疑大大地提高了交往频率,加快了社会资源的流转和组合。劳动方式的虚拟化,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构建了超越地域限制的全球性网络,地域界限被弱化,实现信息和知识共享,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巨大的、复杂的。
劳动方式的虚拟化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学家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警示人们,大自然的禀赋是有限的,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尽量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而以劳动方式的虚拟化为特色的虚拟经济,正是减少资源消耗、合理配置资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劳动环境的虚拟化,减少了对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塞博空间使劳动减少了对于实时空间的依赖,因而也减少了对于公共交通设施等物质资源的消耗。传统的劳动(或活动)是需要在一定的物质空间内和统一的时间内进行的,然而在信息时代,有了塞博空间,许多劳动(活动)包括国际活动在内,统一的实时空间变得不必要,而且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了劳动资源的组合,减少了对于交通、社会公共设施和物质资源的消耗。譬如,大量的专业网络,如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电子商场、电子物流……大大减少了繁杂的结算、洽谈、采购、会议等,因而也减少了对于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一系列社会资源的消耗。
劳动对象的虚拟化,大大地减少了试验成本。人们为了减少试验过程对于物质资源的浪费,往往建立一些仿真系统,这样就使劳动对象虚拟化,这种情况在智力劳动中普遍运用,如“数字化虚拟人”就是医学研究对象人的虚拟化,还有投资巨大的水利工程,运用仿真系统,使研究对象虚拟化,节省了巨额的物质消耗。可以预期,随着虚拟经济的逐步发展壮大,劳动对象的虚拟化将逐步扩大,将越来越显示出劳动对象虚拟化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作用。
由于虚拟技术的发展,各类新的劳动工具、新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新材料的使用等,大大减少了对于物质资源和人力的消耗。利用电脑网络和专业软件系统进行工程绘图辅助设计,取得了很高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绘图材料和人力物力;在人们设定的工艺程序条件下,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既能节省原材料,又能缩短劳动时间,这也是现代制造业的现实;新材料代替由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的原材料,是对自然资源的最直接保护,如此等等,都是虚拟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性劳动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劳动方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